常见问题

二级分类:

超前小导管与管棚的区别

在隧道工程领域中,超前小导管和管棚是两种常用的支护结构,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详细阐述超前小导管和管棚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支护结构。
 
首先,从设计原理上来看,超前小导管主要利用棚内的空气和地表热量交换来达到温室养护的目的,这种设计使得超前小导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稳定开挖工作面的作用。而管棚的设计原理则是利用太阳辐射加热室内空气,提高室内温度,为隧道施工提供适宜的环境。这两种设计原理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隧道工程中的不同应用方式和效果。
 
其次,从结构特点上来看,超前小导管采用长间距架构,截面为三角体三维结构,具有外形尺寸小而美观的特点。这种结构使得超前小导管在加固松散、软弱岩层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管棚则通常采用钢架或铝架结构,外观相对简单。管棚的梁拱效应使其能够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垮塌,为隧道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护。
 
在应用场景方面,超前小导管主要用于隧道工程掘进施工,特别是在脆弱粉碎带、浅埋段、洞边偏压段等路段的预支护中。超前小导管注浆能够改变围岩状况及稳定性,提高软弱、松散地层的稳定性,确保开挖后围岩的平稳。而管棚则主要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如软弱、沙砾地层和软岩、岩堆、破碎带地段。管棚的加固效应使得松散岩体得以胶结、固结,增强了围岩的自承受能力。
 
此外,超前小导管和管棚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超前小导管注浆能够置换土颗粒间和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及空气,形成一个新结构,强度大且防水性能良好。这使得松散破碎的围岩状况得到大幅改善,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
 

上一篇:如何防止超前小导管生锈 下一篇:超前小导管有什么作用 返回列表
ICP备案号:冀ICP备19023473号-5 
公安备案号:冀公网安备13090302000627号